3月15日,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在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召开“校地合作共建座谈会”,并举行“大学生就业实习实训基地”揭牌仪式,双方就加强校地合作,推动学研融合,服务地方发展等开展深入交流探讨。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党委书记耿艳、院长欧向军、副院长张忠启、教授于法展、院党委秘书李鹏飞,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县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刘吉亮、自然资源学会秘书长薛艺星等领导出席揭牌仪式和座谈会。丰县局机关9名江苏师范大学校友代表参加活动。
校地双方深入座谈交流,形成合作共建共识。事业发展,人才是关键。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工作涉及专业性强,业务技术要求高,需要专业技术人才来支撑、推动事业发展。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拥有地理科学、测绘工程、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园林、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学科设置结构合理、专业素质优良、教学科研水平高,通过开展校地合作共建,在规划编制、决策咨询、技术服务等方面,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和技术服务。
校地双方就建立合作运行机制、育才引智、学研融合发展等形成一致意见。一是构建育才引智、集聚人才新平台。充分发挥“就业实习基地”平台作用,促进人才到地方的流通,培养学生自主创业和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吸引更多优秀高校人才留在当地发光发热,促进人才引入。二是构建校地共赢发展的新模式。结合校地双方职能,充分发挥丰县的资源、产业、生态环境等优势和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共同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助推地方高质量发展。三是构建校地合作共建运行新机制。通过校地合作,促进教科研成果转化,发挥高校基础学科和科研创新技术优势,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基础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城乡规划等方面充分对接,实现产学研相结合,成果共建、共用、共享。同时,通过丰县自然资源学会,发挥学会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作用,对接高校的人才、技术优势,围绕当前自然资源行业面临的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权益价值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生态保护修复等重大课题,开展课题研究,助推自然资源事业发展。(丰县自然资源学会)